新冠疫情爆发以来,人们停止全部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,自我囚禁在家里,等待病毒的离开。随着复工复产,冷清的街道稍微有了些许人气,但对比往年,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2020年的一年之计“滞”于春。所有学校推迟开学,到不得不线上进行授课,从中小企业朝不保夕,到财政货币政策双管齐下。服务业断崖式下跌,花式自救接连上演,底层百姓度日维艰,恐慌情绪依然在蔓延。或许,等一切尘埃落定后,我们会发现,这场始于武汉,扩散至全国,蔓延出国界的病毒,对中国经济将会造成广而深的影响。
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,许多人就2003年的SARS对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回顾,当时SARS对中国的交通运输、住宿餐饮、旅游等行业产生了剧烈冲击,2003年的股市也几乎都处于下跌当中,2003年4月16日,上证指数从1649.60的高点开始下行,一直到2003年11月13日,在1307.40点见底,并在2003年的岁末和2004年的年初走出了一波春季行情。当时人们最关注的,不再是上证指数也不是市场本身,而是全国感染SARS的人数和被治愈的人数,这个数字成为“风向标”。当然,2003年,也并不是所有资产都在下跌,至少白醋、板蓝根成为市场争相抢购的产品。站在历史的节点,回望过去的故事,我们发现SARA虽然带来了萧条,但中国经济并未因一场病毒改变上行的趋势。2001年至2005年,中国实际GDP分别增长8.3%、9.1%、10%、10.1%和11.4%,逐年加快。因此,人们认为SARS冲击的只是经济运行的外部灾难,而不是经济危机本身,其影响是暂时的、有限的。
消费市场强势反弹
首先,消费市场是受冲击最严重的领域,尤其是服务业被迫按下“暂停键”,线上平台“守望相助”,线下企业“挣扎自救”。疫情过去后,这些领域一定会出现强势反弹,根据去年的数据来看,这一反弹趋势是V型反弹。
2019年前三季度,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0.5%,去年年底我国的消费增速在8%左右,受此次疫情影响,现在的消费增速已经跌落至0%甚至是出现了负增长。所以疫情过后,我国的消费市场极大概率会出现强势反弹,这一水平接近疫情前的水平和趋势。
但有一个细节值得我们关注。2018年的消费增速比2017年回落了1.2个百分点,2019年的消费增速又比2018年出现了下降,那么在疫情不发生的前提下,可以预计的是2020年的消费增速有可能比2019年进一步放缓。因为从2019年开始,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凸显,加上全球贸易局势的不确定性,我国消费市场承压较大。那么疫情发生后,就意味着本来要进一步放缓的消费增速将会见底再反弹,双重压力下,消费者心理预期必然会受到影响。所以,疫情之后消费市场的反弹有一部分原因或出于“报复性消费”心理,对于投资者而言,需要谨慎。
地产行业螺旋式下降
先看三个房地产行业目前面临的大环境:第一,2020年是房地产行业的债务集中兑付期;第二,2019年房地产市场在供给大量增加的情况下,销售量却未有明显增长,去化压力较大;第三,2019年春季房地产行业出现一波小阳春行情,随后中央层面的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收紧,而且主要针对融资端进行收紧,尤其是4月后,中央强调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总基调不变。
在本来就不乐观的情况下,新冠肺炎疫情对地产行业的打击可想而知。数据显示,2020年元旦至今,全国已经有96家房地产相关企业破产清算,平均每天都有2至3家被清算。严峻的形式迫使各房企纷纷“各显神通”,纷纷开启线上售楼处,通过线上直播、VR看房等形式进行宣传售楼;同时降价销售谋求自救——恒大集团宣布促销政策后,富力、雅居乐、中南置地、金地等房企纷纷跟进。
股市波动在所难免
2019年年初,人们都认为美联储会继续缩表,甚至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表态“缩表将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”,但是2019年下半年,美联储反而连续三次降息。市场情绪激动,美股应声大涨,整个全球股市都受到政策影响,“政策市”的痕迹让许多投资者坚信市场的方向:上涨。中国市场也不例外,2019年我国债市和创业板同步上涨。截至2019年末,我国债券市场主要债券存量规模达到96.23万亿元,较上年增长了约15.78%,规模继续扩大,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。科创板更不必说,整体上涨近4成,其中还有个股股价翻了3倍多。
究其原因,主要流动性宽松预期的推动。这和2014年7月到2015年那一段波澜壮阔的牛市很像,2014年的时候市场环境并不是很好,在之前还有实体经济震荡,股市甚至出现了一波下跌,IPO也是暂停的,随即国家推出一系列经济利好政策,其中还包括互联网+、工业4.0等,但由于市场对政策的过度解读,大量热钱流入股市,IPO速度加快,所以这轮牛市堪称波澜壮阔。在某些微观领域,我们可以借鉴SARS对经济的影响,但新冠肺炎疫情本身和SARS不一样,2020年和2003年不一样,2020年的中国经济趋势和2003年的经济趋势也不一样。
黑天鹅的到来,是谁都无法预料的,事故打破常态,会有许多损伤,但打破常态之后,也会有新的出路。在此,期待疫情早日结束,一切恢复如常,但我们要明白,此“常”非彼“常”。